观点丨朱丹:以新媒体助力文化出海,构筑国际传播新优势

观点丨朱丹:以新媒体助力文化出海,构筑国际传播新优势




朱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交融的时代,文化出海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关键战略,备受关注。深入剖析文化出海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挑战,并探寻应对策略,对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传播与影响力提升意义深远。


融合成果显著,文化出海成效初显

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我国文化出海成绩亮眼。网络文学领域,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达43.5亿元,同比增长7.06%,海外访问用户近3亿,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起点国际等平台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斗罗大陆》以精彩东方玄幻故事在海外吸粉无数,成为中国文化生动代表。

动漫影视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大放异彩。影片在IMDb评分高达8.2分,海外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超7.2亿,北美院线因观众热情紧急加场。其成功源于创新叙事,将东方文化元素与国际流行的个人奋斗主题融合,配合先进特效技术与全球化制作发行模式,打破文化传播壁垒。

短视频领域,李子柒的田园生活短视频在YouTube订阅量达1410万,总播放量数十亿次。她用细腻镜头展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引发全球观众情感共鸣。2025年山东春晚设立澳大利亚海外分会场,经多平台传播,吸引超百家全球媒体报道,彰显新媒体强大传播力。

前行之路艰阻,挑战亟待突破

观点丨朱丹:以新媒体助力文化出海,构筑国际传播新优势

但文化出海与新媒体融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差异是首要挑战,中国文化产品中的传统价值观、哲学思想和叙事方式与西方文化差异显著,导致西方受众理解困难。如饱含家国情怀、集体主义的文艺作品,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难以广泛被认同。

信息安全与舆论引导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让西方部分势力有机会利用新媒体平台歪曲、抹黑中国文化,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国际舆论,损害我国文化形象。

专业人才匮乏也制约着文化出海项目的创新与发展。既懂文化又精通新媒体运营和跨文化传播的专业人才稀缺,致使许多项目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

多管齐下,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面对挑战,需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在内容创新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现代国际流行文化元素,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表达。借鉴《哪吒之魔童闹海》经验,将传统神话故事以动画、游戏等形式呈现,融入国际受众熟悉的叙事结构和角色设定,提升接受度。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开发以中国历史文化景点为背景的VR旅游产品,利用AI实现多语种实时翻译,提升文化传播效率与质量。

国际合作层面,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市场对接。鼓励文化企业线上线下结合,积极参加国际文化产业展会,利用新媒体工具与海外文化机构、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精准把握国际市场需求。推动中外文化机构、企业联合创作、制作与发行项目,如合拍影视作品、共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借助国外合作伙伴的渠道、资源与市场经验,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影响力。

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加大对主流新媒体平台海外运营投入,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优化平台内容审核与推荐系统,提升短视频平台海外版内容精准推送能力,为海外用户提供优质、个性化中国文化内容。同时,加强平台多语言服务功能建设,满足不同地区用户语言需求。积极拓展与国际新兴社交媒体、视频平台合作,根据不同平台用户特点和传播特性,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实现中国文化精准传播。

人才培养是关键。高校在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新媒体运营、跨文化传播等课程比重,培养具备文化素养与新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文化出海相关专业培训课程,为行业输送实用型人才。搭建文化出海实践平台,鼓励学生、从业者参与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海外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国际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交流活动,让人才及时掌握国际前沿动态,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

政策支持是文化出海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设立文化出海专项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完善文化出海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文化产品版权保护,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制度,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与舆论引导挑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政府主导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文化年、艺术展览、文化论坛等,为文化出海搭建官方平台,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文化出海与新媒体融合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尽管前行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创新、加强合作、培养人才、完善政策,中国文化必将在国际舞台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网

微信编辑:张菁菁

米兰体育官网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2025-03-23 23:47:35

经武快评丨让中秋、国庆假期过得清清爽爽
  • 2025-03-23 00:36:28

雷钟哲9月1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文,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自觉抵制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人情论”“小节论”“不请不送事难办”等错误观念,不越“底线”、不踩“红线”,让中秋、国庆假期...

超级价值:阿里云+ 腾讯云+AI政务云++凝聚态电池+AMC化债+国产云
  • 2025-03-24 21:41:29

背景介绍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以及金融创新等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世界的面貌。从政务数字化到国资云建设,从凝聚态电池的突破到AMC化债的创新实践,这些前沿技术...